關懷講座 - 2021「教會中的關懷與輔導」

教會於9/9-9/11舉辦「教會中的關懷與輔導」神學講座,特地邀請心理學家林慈敏博士主講:基督徒輔導的人觀,關顧的界線,倫理、輔導者的特質,同理的傾聽、智慧的挑戰,改變的行動及憂鬱症與焦慮的症狀與關懷。三天的線上聚會共有三百多人次參加。林教授的教學與臨床經驗豐富,講解清晰,內容相當精彩,使會眾收獲良多。

林教授説疫情一年多以來,由於人們長期隔離和活動範圍受限制,難免有失落無助甚或有煩躁不安飲食無味的情況發生,以致患憂鬱症和焦慮症的人日益增多,所以這個課題也特別引起大家的興趣。林教授以她多年來臨床的經驗列舉了很多案例為大家分析和解説,會衆也提出各種問題請教她。

林教授説心理疾病有多重成因:1. 生理因素,如遺傳性,或腦分泌不平衡等。2. 社會因素,有時因災難或環境的變遷造成心理的恐慌。3. 心理因素,有的人適應力較差,受到某種壓力或被拒絕時無法應付而感到灰心挫敗。4. 屬靈層面,因為犯罪,而心裡有罪惡感。

她説關懷別人時要多傾聽並要以同理心,説話要柔和合宜,用愛心陪伴和安慰,來幫助他們克服焦慮和適應環境。如果情況嚴重時,最好咨詢心理專家及早治療。她並提醒作為父母的要多用正面,鼓勵和中立的話題;不要説激烈的話,讓孩子願意敞開心可以和自己對話;少用教條式的訓話或太嘮叨給孩子壓力,寧願給孩子多些空間和選擇,因為壓力容易造成一個人內心上的緊張和憂鬱。

她列舉聖經上的教導:譬如「應當一無挂慮、 只要凡事藉著禱告、 祈求、 和感謝、 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。 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、 必在基督耶穌裡、 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。」(腓立比書4:6-7)「不要效法這個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,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旨意。」(羅馬書12-2)⋯⋯所有聖經上神啟示的訓誨應該是我們生活的指南,對我們都是有益的。

她強調在現今災難多又混亂的世界中,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,多思想聖經上神智慧的話語;依靠神可以給我們正確的人生觀,與神連接可以得到從神而來的力量,神有慈愛和憐憫,是我們隨時的幫助和安慰。

232 South Beverwyck Road Parsippany NJ 07054 Tel: 973-335-0183 © Copyright 2021,cccnj.org